败字五行属什么?
“败”字的字义,从古代一直用到今天,几乎没有什么变化。《说文》解释“败”的字形演变过程是:西周金文作“貝”;战国文字作“貝”或“貝”,秦篆字形变为“貝”;汉隶继承秦篆,字形略有差异;到了魏晋南北朝,书法家们开始把“貝”的笔画简化成今天的“貝”;唐朝书法家颜真卿把“貝”写得扁一些;宋朝书法家米芾则把“貝”写成“贝”;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把“貝”写短一些并加以美化;明代书法家唐伯虎在“貝”上加一点作为标记;清代书法家赵之谦在“貝”的上部加两点以示区别。 “敗”字的古文字形,也同“貝”有关。《說文》解釋“敗”的字形是:从贝,北声。可见,“败”字最初也是从“貝”字演化而来。但是,它比“貝”多出了两个笔画——上面一横表示房屋頂蓋,下面一横代表屋裡所陳列的貝類。由於古人用貝來計數和貨幣交易,故此以貝為家喻指財富集體失散、財寶流失。 《漢書·賈誼傳》有言:“家貧則思良妻,國亂則思良相。”這里面的“良妻”,即是指賢德的妻子,而“良相”就是才能卓越的丞相。如果“良相”不“良”了,那麼就改換門庭吧!《戰國策·齊策二》記載,田單欲以羅敷未嫁之事激怒燕王,因此對燕王說:“今者趙王使使者至,求燕女子羅敷。”
古時候的“求”,其本意即是尋找、覓得的含義。引申出請求之意。《楚辭·離騷》有“求吾君兮沒世而獨見”,講的就是屈原向楚王求助的事情。 我個人非常喜歡的唐代詩人劉昚虛寫的一首抒情小詞《春日歸舊廬》。其中一句“敗葉搖風起,疏桐點雨飛”,極具美感。上句寫風吹動敗葉,下句寫雨滴打殘枝,這樣的景象正適應了唐代大詩人杜甫寫下的名句“風吹草木動,雨點青草花”——風吹起枯草,雨滴落嫩芽。大自然欣欣向荣,春天正來得轰轰烈烈。我每每讀到這兩句,都覺得心態倍佳。